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網絡規模龐大,且由于移動組網的特點其傳輸網網絡也具備一定的特征。目前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網絡結構邏輯上基本上可分為骨干、匯聚、接入三層。
由于移動網絡特征,傳輸業務流主要體現為集中型結構,即基站吸收話務量、通過傳輸網層層疏導到MSC中進行處理。因此移動本地傳輸網網絡實際上是主體針對基站的網絡,其網絡結構與固網運營商有較大的區別。
1、我國移動傳輸網發展機遇與挑戰
1.1 移動傳輸網的發展機遇
機遇1:3G牌照發放及全業務運營
隨著3G牌照的發放,將為我國移動帶來全業務運營的可能。全業務運營在一定程度上將可針對固定市場開發更多的潛在效益。并且對于固定集團用戶的接入上我國移動可充分利用自身移動網絡資源、業務開發資源的優勢,相互捆綁進行市場競爭。此時對于本地傳輸網而言,需要提前進行預建設以支撐市場拓展力度。
機遇2:政府行業信息化的推廣與應用
目前我國移動正在進行政府行業信息化方面的推廣與應用,通過挖掘企事業單位信息化需求,完善政府與企業共建信息化事業中的橋梁工作,由此切入到政府與集團客戶、企事業單位數據業務市場中,此時對于本地傳輸網而言,不僅僅需要提供光纖到樓、簡單提供帶寬,更多的是和移動業務相互策應。同時由于政府用戶的特殊性,在傳輸網網絡安全上需要提供足夠的保障。
1.2 我國移動傳輸網面臨的挑戰
挑戰1:市場競爭環境逐步趨于激烈,傳輸網資源不足
3G牌照的發放必然使得市場競爭環境逐步趨于激烈,由于更多的運營商進入到移動通信領域,整體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而相對于固網運營商而言,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網絡資源仍然不夠豐富。而無論對于3G移動通信網絡的建設還是固定寬帶接入的建設,本地傳輸網資源的多寡將直接影響到整體網絡建設速度和業務提供速度,因此在未來競爭環境趨于激烈的情況下,如何整合本地傳輸網資源、合理擴大傳輸網規模將是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直接面臨的挑戰之一。
挑戰2:固網運營經驗不足,集團大客戶市場較難切入
全業務運營對于我國移動而言除了業務經營范圍拓展以外,更多的是如何快速切入到固網運營市場,取得一定的市場占有率。但由于我國移動多年來基本主導經營移動通信網絡,對于固網運營缺乏經驗,并且固網利潤較高的集團大客戶市場早已被市場先入者占領,因此我國移動相對而言進入門檻較高。
因此在未來全業務運營的大環境下,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如何針對集團大客戶進行建設、如何實現與移動帶有集團定制特色業務的捆綁將是未來面臨的第二個挑戰。
2、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不足之處與應對策略
在不遠的將來,我國移動充滿了發展機遇,在未來的大環境下,本地傳輸網需要進行積極的準備以適應發展機遇帶來的挑戰。雖然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已經初具規模,但是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提前做出一定的應對策略。
不足之處1:傳輸網基礎資源緊張,尤其是管道資源緊張。
我國移動由于成立時間相對較短,本地傳輸網資源并不豐富,尤其體現在管道等基礎層面。對于本地傳輸網而言,管道資源是無法逾越的基礎平臺,完善的本地傳輸網必須架構在豐富的管道資源上,但由于管道的建設受市政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其建設難度較大。尤其體現在大型城市中,我國大型城市移動運營商管道資源擁有規模遠小于固網運營商。
應對策略1:聯合社會各種力量,積極拓展管道資源。
我國移動傳輸網的發展面臨管道等基礎資源缺乏問題。為了加快移動管道、桿路等基礎資源的建設,可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社會力量,采取購買/自建/租用相結合的方式,以各種靈活的手段,促進管道資源的逐步豐富。
此外對于市政規劃路段的管道應加大資金投入,利用政府道路修建、整改契機,在合理利用的角度下盡量爭取管孔數量,逐步拓展管道資源。
不足之處2:傳輸網資源以自用為主,電路富余量不足
我國移動傳輸網雖然具備一定規模,但基本都以自用為主,是為了滿足移動業務發展的需要進行建設,雖然近幾年也開展了一些集團專線業務,但數量較少,總體而言,我國移動傳輸網每年的建設均主要滿足自身的移動業務承載需求,其電路富余量不足以開展大規模固定專線接入業務。
應對策略2:適當擴大建設規模,擴充傳輸電路資源
針對即將來臨的3G網絡,我國移動傳輸網網絡應提前做好準備,充分分析3G對本地傳輸網帶來的容量、接口、網絡結構的影響,及時進行傳輸網網絡的優化與整改工作,并充分考慮網絡未來的可擴展性,以適應未來3G網絡的發展。
此外將來全業務運營的可能性,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不僅需要針對3G業務量擴大傳輸網網絡規模,并且針對集團大客戶等固定網絡市場也需要加大建設,擴充傳輸網資源,從而使得在今后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不足之處3:網絡結構安全性不足,抗風險性欠佳
由于建網速度較快,我國移動許多地市本地傳輸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隱患。其中既包括因為管道資源限制產生的隱患,也包括電路組織、網絡結構組織不合理所造成的安全隱患。面對即將來臨的3G業務以及全業務競爭壓力,我國移動部分地市本地傳輸網抗風險性欠佳。
應對策略3:合理優化網絡結構,提升網絡安全性
為保證本地傳輸網的建設進度,各地市受到各種因素制約,不可避免的會有部分網絡采用臨時的解決措施。而條件受限,因地制宜的采用部分臨時手段解決問題,在網絡建設當中是和實際情況相符的可行方式。但是必須注意臨時建設與長遠建設的統一,有計劃、有步驟地按照本地傳輸網的長遠規劃,逐步合理優化網絡結構,提升網絡安全性。
不足之處4:傳輸網絡可擴展性不強,資源利用率較低
面對即將來臨的3G網絡,現有的本地傳輸網可擴展性不強,許多地市傳輸網接入層無法適應3G引發的容量和網絡結構沖擊。此外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整體電路資源利用率較低,主要是因為電路配置和電路調度不合理造成的,而且隨著3G網絡的即將來臨,傳統的SDH設備在對分組數據的承載上效率也不盡理想。
應對策略4:升級技術平臺,提高電路資源利用率
由于3G WCDMA網絡對于傳輸網而言數據封裝格式采用了ATM格式,因此用現有的SDH設備進行承重效率不高。此時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因積極進行技術升級,將現有的SDH設備盡可能的平滑過渡到MSTP平臺,以提高傳輸電路承載效率。此外還需要優化電路配置和電路調度,盡量合理的對電路進行分配和使用,整體提高電路資源利用率。
不足之處5:技術手段單一,無法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在技術使用上基本是以SDH等有線方式進行組織的,在無線方式的使用上主要是利用少量微波對光纖無法到達的基站進行接入。考慮到未來全業務運營開展后集團客戶對數據業務有快速響應的要求,而目前大多數地市針對數據的固定無線接入方式手段較少,在實現大客戶快速響應要求方面技術儲備和網絡支撐力度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些都對開拓固定集團客戶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
應對策略5:有線與無線相結合,實現快速響應
針對3G基站接入網以及集團大客戶接入網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本地傳輸網在技術使用上可依據當地實際地理情況,靈活采用有線與無線相結合的方式。保證3G基站接入網、集團客戶接入網建設的順利實施,實現移動業務以及集團大客戶業務的快速響應。例如可適當使用3.5G和LMDS等固定寬帶點對多點設備,對光纖暫時無法覆蓋的集團大客戶進行快速接入。等光纖覆蓋完成后將設備搬遷到其他有需求的地域進行使用,結合有線和無線的優點,優勢互補。對開拓固定集團客戶市場提供足夠的網絡和技術支撐力度。
3、結束語
隨著3G網絡建設以及全業務運營的即將來臨,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針對3G業務量對網絡容量、網絡結構帶來的影響方面還無法適應,需要進行一定的網絡調整和優化,同時傳輸整體資源的不足也制約了移動公司快速切入到固定集團大客戶市場,因此移動本地傳輸網面臨種種發展機遇也同樣面對著嚴峻的挑戰,需要積極進行一系列的傳輸網絡整合,擴大傳輸網網絡建設、優化整體傳輸網網絡結構,提升傳輸網網絡安全性,打造傳輸網網絡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使得我國移動本地傳輸網能夠在未來成為一張安全可靠性高、業務承載能力強的光纖化、數字化、智能化、綜合化、寬帶化的高水平承載平臺。
|